有一次,韩红在外面有些内急,看到旁边有公厕,赶紧冲了过去。没想到却被看厕所的大妈拦住:“交钱!”韩红一愣,指着自己的脸说:“认识不?我就是唱歌的韩红,能刷脸不?”
大妈却霸气地说:“管你韩红还是陈红,到我这儿都不红!想上厕所一分钱都不能少!”
韩红的父亲韩德江是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关门弟子,在西藏的时候,认识了藏族女歌手雍西。韩德江领着雍西去见自己的师父,刘宝瑞问她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雍西回答:“师父,我叫雍西。”
刘宝瑞说:“这名字好,雍西,拥护西藏。”
过了师父这一关,两人半年后就结婚了。
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,这就是韩红。后来,两口子被调到成都军区文工团工作,一家三口过得非常幸福。
但是,在韩红6岁那年,父亲在演出途中意外离世。留下韩红跟母亲相依为命,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,母亲要经常出去演出或者学习,只能把韩红托给邻居照料。
小小的韩红失去了父亲,又缺少了母爱的呵护,内心孤独又叛逆。成为留守儿童后,韩红最开心的事就是每次都等待母亲的归来。可是,有一次她还没从母亲回来的欣喜中反应过来,母亲就告诉她:“你要有个新爸爸了!”
这对韩红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在她心中,父亲一直就没有离去,只是去出差了而已。纵然韩红闹情绪,仍然无法阻止母亲的再婚。
韩红跟继父处得非常不愉快,经常吵架,万般无奈之下,母亲选择了弃卒保车,把韩红送回了北京的奶奶家。
韩红自己一个人坐了3天3夜的火车从成都到北京,成了没人要的孩子。到了奶奶家,她收起了以往的跋扈,抢着扫地:“奶奶,我什么活都能干,我也不吃肉!”
奶奶心疼地搂住她,仍不住红了眼圈:“大孙女,有奶奶在,什么都不怕。想吃什么尽管跟奶奶说,肉都给你吃。”祖孙俩抱头痛哭。
爷爷早就去世,叔叔还没成家,奶奶家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。奶奶花2块钱买了个手推车,靠卖冰棍把韩红养大。
因为韩红从小缺少关爱,对别人也是漠不关心。有一次在路上,碰到一个老者行乞,韩红摆摆手:“没钱,走开!”
奶奶看到了,教育她说:“你兜里不是有2毛钱吗?不能说瞎话。”奶奶在慢慢培养韩红的爱心与同情心,韩红意识到错误后,把2毛钱给了老人家。
奶奶经常跟韩红说:“你要体谅你妈,她也有她的难处!”
虽然母亲会寄钱给她,有时也会来看韩红,但是对于母亲的抛弃,韩红一直耿耿于怀,母女俩的关系一直很僵。
在奶奶的精心培养下,韩红考上了军艺音乐系,成了李双江的学生。奶奶把自己攒的3万块给韩红,录制了个人专辑《喜马拉雅》,从此,韩红开始走红。
走红后,韩红有点飘,觉得凭着一张明星脸可以畅通无阻。不想,却在看厕所的大妈那里喷了一鼻子灰。
有一次,韩红在外面突然觉得有些内急。四处撒么厕所,终于找到一处公厕,韩红迫不及待就要进去。
门口的大妈却一把拉住了她:“交钱了吗?就往里闯?”
韩红没弄明白:“交啥钱?”
大妈怼道:“上厕所不要钱啊?又不是免费的!”
韩红一掏兜里,没钱,她又挺着急的。她问:“多少钱一次啊?”
大妈伸出一个巴掌:“5毛!”
韩红强忍着,跟大妈商量:“大妈,我着急没带钱,能不能先让我上了。回头,我再补给你!”
大妈瞪了她一眼说:“我承包厕所都是有费用的,都跟你这样,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?”
韩红见大妈不放行,只好刷起了脸:“大妈,你仔细看看我,我就是唱歌的韩红。能不能通融一下?”
谁料,这招根本不好使,大妈说:“我不管你是什么红,在我这里全不红!上厕所就得交钱,明星也不例外。”
最后,一位路人帮着韩红出了这5毛钱,才解决了大事。
这次的事情让韩红很受触动,明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照样会被拒之于公厕之外,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,自此以后,韩红开始低调起来。
2005年,给予韩红最多关爱的奶奶去世了,这让韩红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,得了抑郁症。这时,母亲雍西过来陪她,希望能弥补她曾经缺失的母爱,母女俩也逐渐解开心结,关系得到了改善。
花了3年的时间,韩红才从抑郁症中走出来,她投入了慈善事业。她说:“我从小没有得到过爱,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爱给那些需要的孩子。”
从此,韩红把所有的精力跟财力都用在了慈善上,给那些处于贫困与受灾的人们,送去温暖与爱。
母亲在理解她的同时,又有些埋怨,因为她缺席了继父的追悼会。在继父病重的时候,韩红把他接到北京治疗,并且承担了所有的费用。但是继父去世的时候,韩红正在救灾的路上,没来得及赶回去,因此被有些人认为是“不孝”,就连母亲也无法接受。
虽然外界不少批评,但是韩红一点都没受影响,奋战在灾区的第一线。
韩红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,但她收养了280多名孤儿,成立了爱心基金会。韩红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的阴影,在自我救赎。而这个过程,是艰辛又充满大爱的。
有人说,韩红在作秀。如果这叫作秀的话,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!#领动计划#
大妈却霸气地说:“管你韩红还是陈红,到我这儿都不红!想上厕所一分钱都不能少!”
韩红的父亲韩德江是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关门弟子,在西藏的时候,认识了藏族女歌手雍西。韩德江领着雍西去见自己的师父,刘宝瑞问她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雍西回答:“师父,我叫雍西。”
刘宝瑞说:“这名字好,雍西,拥护西藏。”
过了师父这一关,两人半年后就结婚了。
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,这就是韩红。后来,两口子被调到成都军区文工团工作,一家三口过得非常幸福。
但是,在韩红6岁那年,父亲在演出途中意外离世。留下韩红跟母亲相依为命,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,母亲要经常出去演出或者学习,只能把韩红托给邻居照料。
小小的韩红失去了父亲,又缺少了母爱的呵护,内心孤独又叛逆。成为留守儿童后,韩红最开心的事就是每次都等待母亲的归来。可是,有一次她还没从母亲回来的欣喜中反应过来,母亲就告诉她:“你要有个新爸爸了!”
这对韩红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在她心中,父亲一直就没有离去,只是去出差了而已。纵然韩红闹情绪,仍然无法阻止母亲的再婚。
韩红跟继父处得非常不愉快,经常吵架,万般无奈之下,母亲选择了弃卒保车,把韩红送回了北京的奶奶家。
韩红自己一个人坐了3天3夜的火车从成都到北京,成了没人要的孩子。到了奶奶家,她收起了以往的跋扈,抢着扫地:“奶奶,我什么活都能干,我也不吃肉!”
奶奶心疼地搂住她,仍不住红了眼圈:“大孙女,有奶奶在,什么都不怕。想吃什么尽管跟奶奶说,肉都给你吃。”祖孙俩抱头痛哭。
爷爷早就去世,叔叔还没成家,奶奶家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。奶奶花2块钱买了个手推车,靠卖冰棍把韩红养大。
因为韩红从小缺少关爱,对别人也是漠不关心。有一次在路上,碰到一个老者行乞,韩红摆摆手:“没钱,走开!”
奶奶看到了,教育她说:“你兜里不是有2毛钱吗?不能说瞎话。”奶奶在慢慢培养韩红的爱心与同情心,韩红意识到错误后,把2毛钱给了老人家。
奶奶经常跟韩红说:“你要体谅你妈,她也有她的难处!”
虽然母亲会寄钱给她,有时也会来看韩红,但是对于母亲的抛弃,韩红一直耿耿于怀,母女俩的关系一直很僵。
在奶奶的精心培养下,韩红考上了军艺音乐系,成了李双江的学生。奶奶把自己攒的3万块给韩红,录制了个人专辑《喜马拉雅》,从此,韩红开始走红。
走红后,韩红有点飘,觉得凭着一张明星脸可以畅通无阻。不想,却在看厕所的大妈那里喷了一鼻子灰。
有一次,韩红在外面突然觉得有些内急。四处撒么厕所,终于找到一处公厕,韩红迫不及待就要进去。
门口的大妈却一把拉住了她:“交钱了吗?就往里闯?”
韩红没弄明白:“交啥钱?”
大妈怼道:“上厕所不要钱啊?又不是免费的!”
韩红一掏兜里,没钱,她又挺着急的。她问:“多少钱一次啊?”
大妈伸出一个巴掌:“5毛!”
韩红强忍着,跟大妈商量:“大妈,我着急没带钱,能不能先让我上了。回头,我再补给你!”
大妈瞪了她一眼说:“我承包厕所都是有费用的,都跟你这样,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?”
韩红见大妈不放行,只好刷起了脸:“大妈,你仔细看看我,我就是唱歌的韩红。能不能通融一下?”
谁料,这招根本不好使,大妈说:“我不管你是什么红,在我这里全不红!上厕所就得交钱,明星也不例外。”
最后,一位路人帮着韩红出了这5毛钱,才解决了大事。
这次的事情让韩红很受触动,明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照样会被拒之于公厕之外,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,自此以后,韩红开始低调起来。
2005年,给予韩红最多关爱的奶奶去世了,这让韩红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,得了抑郁症。这时,母亲雍西过来陪她,希望能弥补她曾经缺失的母爱,母女俩也逐渐解开心结,关系得到了改善。
花了3年的时间,韩红才从抑郁症中走出来,她投入了慈善事业。她说:“我从小没有得到过爱,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爱给那些需要的孩子。”
从此,韩红把所有的精力跟财力都用在了慈善上,给那些处于贫困与受灾的人们,送去温暖与爱。
母亲在理解她的同时,又有些埋怨,因为她缺席了继父的追悼会。在继父病重的时候,韩红把他接到北京治疗,并且承担了所有的费用。但是继父去世的时候,韩红正在救灾的路上,没来得及赶回去,因此被有些人认为是“不孝”,就连母亲也无法接受。
虽然外界不少批评,但是韩红一点都没受影响,奋战在灾区的第一线。
韩红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,但她收养了280多名孤儿,成立了爱心基金会。韩红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的阴影,在自我救赎。而这个过程,是艰辛又充满大爱的。
有人说,韩红在作秀。如果这叫作秀的话,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!#领动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