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品书团

挽救婚姻

  

“俺七岁那年,鬼子又来扫荡,年轻男女照例往外跑,来秀和二蹦哥没跑。来秀天生残疾,走路不稳,外号‘十三晃’。这次来的鬼子,有一个会说中国话,他只会说三个字‘找窑子’。他反复跟来秀说:‘找窑子,找窑子。’来秀不懂啥叫窑子,就把他们领到大粪窑子那儿,那个人气得哇哇叫,抽了来秀三鞭子。”

这是姜淑梅讲的“扫荡”的故事。84岁的姜淑梅有一个昵称——传奇奶奶,她出生于1937年,经历过战乱,从小失学,60多岁才识字写字,75岁学写作,到目前为止已经出了5本书。

姜奶奶小时候家的东西两侧有水井还有大坑,家里人怕她乱跑就把她放在学校,当时学校里只有她一个女孩。后来再大点,她就被送到女子学校上二年级,刚学了4个月,为了躲避战乱,学校的教员都走了,姜奶奶从此也就再也没有上过学。

60岁的姜淑梅学写字是一个契机。相依为命的老伴儿因为车祸意外去世了,她心里难过不知道怎么排解,孩子就鼓动姜淑梅学认字打发时间。

传奇奶奶传奇的地方就在这了,她60岁学认字学写字,芳龄76,学龄16年,就出了人生第一本书《穷时候乱时候》,讲她记着的故事,有亲生经历也有老一辈人口口相传。

什么样的故事吸引人,就是那些从来没听过的故事最吸引人。最初写这些故事的时候,姜奶奶都是凌晨写,她说那时候脑子最清亮,不会写的字也能想起来。外孙不在家的时候,她在卧室起来就写;寒假外孙回来了,她就悄悄起来拿着台灯到客厅去写。

“俺想,写就写老故事,越稀奇越有意思。先写的是胡子打百时屯的事,娘讲给俺的。又写家里请来跳大神的,正好赶上地震,吓得大神尿了裤子,爹讲给俺的。”

姜淑梅的文字就像她说话一样,讲故事就是讲故事,没废话,直接讲那些有意思的,讲故事里的细节,落到笔上也是干净利落。

梁文道曾经在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中说:“姜淑梅女士带来的是一种民间草莽的声音,不需要别人替她代言……她作品里的事情,跟知识分子的书写是不一样的。她笔下的民间故事,有一种故事本身的力量,那种力量是你很难忘记,很难忽视的。”

自从有了写作出版的经验,姜奶奶笔耕不辍,她回到鲁西南的乡野,走街串巷,搜集整理儿时家乡口耳相传的“小唱”,最后整理出一部鲁西南老民谣集《拍手为歌》。

她和童年的玩伴,如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们,大家一起拍手吟唱。她一笔一划地记录下这些快要消失的民谣,又自学绘画,画出从前的游戏、人物和生活场景。

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融入生活。那些遥远的民谣和生活画面,我们曾听过也曾想过,但是由亲历者展现出来又完全是另一种感受。

喜欢《穷时候乱时候》的朋友可以在读书平台找到相关的电子书,对《拍手为歌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“看一看”,直接购买!

送给长辈,自己追忆往昔,怀念昔人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#头条品书团##阅读新势力#
雅活书系·拍手为歌

  

标签: 挽救婚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