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一生中的3大遗憾:娶错1个人,跟错1个人,信错1个人
很多读三国的人认为,诸葛亮一生有着三大遗憾之事,娶错1个人,信错1个人,跟错1个人。那么,这又是如何说起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。
娶错1个人
众所周知,诸葛亮的老婆叫黄月英,她腹有谋略,智谋堪比诸葛亮。据悉,与诸葛亮成婚后,黄月英在家里认真地操持家务,为诸葛亮养育儿女,同时在诸葛亮的事业上也提供不少帮助,是一位妥妥的贤内助。
可惜的是,这位女子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,黄月英的长相不尽如人意。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,黄月英的长相丑陋,黄头发、黑皮肤,姿色只能算是下等。
古往今来,男人一直就是视觉动物,谁不想抱得美人归。古人也曾说过“红袖添香”是人生一大乐事,那些有才能的人都希望有个貌美如花的妻子。
或许在午夜梦回之时,诸葛亮也曾想过拥有一位美妻?才子配佳人才符合大众的审美,因此众人都认为这是诸葛亮一生的遗憾。那么,诸葛亮为何要娶黄月英呢?
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分析,诸葛亮所在的家族虽然也是一个大家族,但诸葛亮的父亲去世得很早,他一直是跟着自己的叔叔长大的,在家中的地位自然不够高。
黄月英的父亲名叫黄承彦,是荆州之地有名的人物,家族也在当地数一数二。或许,诸葛亮娶黄月英,看重的也是她背后的能量吧,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。
信错1个人
信错的那个人便是马谡!《三国演义》中,马谡的才情、智慧都超过常人,诸葛亮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,经常与他彻夜探讨军事谋略,可见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。
诸葛亮南下时,他对南蛮所采取的战略是“攻心为上、攻城为下”,这一计策也是马谡提出来的。后来,历史上才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,诸葛亮也从“攻心”中获取了重大的利益。
不仅稳固了南方的边疆,而且还从南蛮人中组织了“飞当军”,战斗力极其强悍。当然,马谡也有自己的缺点,那就是此人与赵括一样只会“纸上谈兵”。
刘备曾言语相劝诸葛亮:“马谡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,不可委任大事,您要对他多加考察......”这也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临终遗言。
可惜的是,诸葛亮却不这样认为,他一意孤行地让马谡担任参军。北伐中原时,蜀军遇到街亭大战等关键战役,众人都建议用大将魏延、吴懿等人当先锋,可是诸葛亮却不听,他任命马谡为统兵大将。
来到街亭之后,骄傲自大的马谡,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,还说什么“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”,放弃街亭要塞,转而去山上驻扎,最后被魏军围困,因缺水大败、导致街亭失守。
这是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,若是街亭不失守,可能诸葛亮都能打入长安,而那也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。诸葛亮回军后,将马谡、张休、李盛等人全部处斩,一下子使得蜀军丧失了三位大将。
马谡死后,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,为他痛哭流涕。诸葛亮虽然对马谡之死很遗憾,但他不得不那么做,因为军法无情,这是诸葛亮人生的第二大遗憾。
跟错1个人!
说完了诸葛亮娶过的人、信错的人,他的第三件遗憾的事情,就是跟错了刘备。当年,诸葛亮隐居于茅庐、掌握天下事,为的就是他日事明主。
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,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他,而后诸葛亮便跟随刘备下山,闯出了一番大业。对于这件事情,很多人认为是佳话,一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。
可是,又有多少人知晓,诸葛亮有更好的选择,亦或者说有更加合适的选择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,诸葛亮的选择出错了,最后遗憾地离开人世。
刘备虽然有识人之明,但是他却优柔寡断,过度重人情,最擅长与人打感情牌。乱世之中,太注重感情的人,基本无法统治天下,甚至还会误人误己。
关羽死后、荆州丢失,因为重感情,他不听诸葛亮的计谋,一意孤行要为兄弟关羽报仇,结果遭遇了夷陵之败,蜀汉十几年积累的力量消耗殆尽。
在刘备将死之际,他还不断在给诸葛亮打感情牌,让他为蜀汉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白帝城托孤很感人,但透过现象看本质,却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不信任。
主子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,这样的主子伤透人心,此乃第三大遗憾。当然,诸葛亮跟刘备的最大要点并不在这里,而在于司马徽的一句话“虽得其人,但不得其时”。
刘备手中曾拥有“卧龙凤雏”两位谋臣,严格来说,庞统才是最出色的军事谋臣。当年,刘备能够顺利入住巴蜀,占据西川、益州等地,离不开庞统的出谋划策。
从某个角度上来看,诸葛亮更像是当年的萧何与张良的结合体,军事实力多少有些不足。如果诸葛亮在选择主公的时候,能够在曹操、孙权双方选择一个,或许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。
他的能力当一个治国的丞相,要比做一个开拓疆土的将领强得多。正如那句话,一个英雄不是十全十美的,诸葛亮的人生有荣耀,也必定伴随着遗憾。
然而,话又说了回来,虽然诸葛亮的人生有不足之处,但他依旧是三国时期最强的谋士,他的赤胆忠心与韬略满腹仍然为后人称道。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





很多读三国的人认为,诸葛亮一生有着三大遗憾之事,娶错1个人,信错1个人,跟错1个人。那么,这又是如何说起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。
娶错1个人
众所周知,诸葛亮的老婆叫黄月英,她腹有谋略,智谋堪比诸葛亮。据悉,与诸葛亮成婚后,黄月英在家里认真地操持家务,为诸葛亮养育儿女,同时在诸葛亮的事业上也提供不少帮助,是一位妥妥的贤内助。
可惜的是,这位女子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,黄月英的长相不尽如人意。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,黄月英的长相丑陋,黄头发、黑皮肤,姿色只能算是下等。
古往今来,男人一直就是视觉动物,谁不想抱得美人归。古人也曾说过“红袖添香”是人生一大乐事,那些有才能的人都希望有个貌美如花的妻子。
或许在午夜梦回之时,诸葛亮也曾想过拥有一位美妻?才子配佳人才符合大众的审美,因此众人都认为这是诸葛亮一生的遗憾。那么,诸葛亮为何要娶黄月英呢?
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分析,诸葛亮所在的家族虽然也是一个大家族,但诸葛亮的父亲去世得很早,他一直是跟着自己的叔叔长大的,在家中的地位自然不够高。
黄月英的父亲名叫黄承彦,是荆州之地有名的人物,家族也在当地数一数二。或许,诸葛亮娶黄月英,看重的也是她背后的能量吧,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。
信错1个人
信错的那个人便是马谡!《三国演义》中,马谡的才情、智慧都超过常人,诸葛亮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,经常与他彻夜探讨军事谋略,可见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。
诸葛亮南下时,他对南蛮所采取的战略是“攻心为上、攻城为下”,这一计策也是马谡提出来的。后来,历史上才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,诸葛亮也从“攻心”中获取了重大的利益。
不仅稳固了南方的边疆,而且还从南蛮人中组织了“飞当军”,战斗力极其强悍。当然,马谡也有自己的缺点,那就是此人与赵括一样只会“纸上谈兵”。
刘备曾言语相劝诸葛亮:“马谡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,不可委任大事,您要对他多加考察......”这也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临终遗言。
可惜的是,诸葛亮却不这样认为,他一意孤行地让马谡担任参军。北伐中原时,蜀军遇到街亭大战等关键战役,众人都建议用大将魏延、吴懿等人当先锋,可是诸葛亮却不听,他任命马谡为统兵大将。
来到街亭之后,骄傲自大的马谡,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,还说什么“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”,放弃街亭要塞,转而去山上驻扎,最后被魏军围困,因缺水大败、导致街亭失守。
这是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,若是街亭不失守,可能诸葛亮都能打入长安,而那也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。诸葛亮回军后,将马谡、张休、李盛等人全部处斩,一下子使得蜀军丧失了三位大将。
马谡死后,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,为他痛哭流涕。诸葛亮虽然对马谡之死很遗憾,但他不得不那么做,因为军法无情,这是诸葛亮人生的第二大遗憾。
跟错1个人!
说完了诸葛亮娶过的人、信错的人,他的第三件遗憾的事情,就是跟错了刘备。当年,诸葛亮隐居于茅庐、掌握天下事,为的就是他日事明主。
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,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他,而后诸葛亮便跟随刘备下山,闯出了一番大业。对于这件事情,很多人认为是佳话,一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。
可是,又有多少人知晓,诸葛亮有更好的选择,亦或者说有更加合适的选择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,诸葛亮的选择出错了,最后遗憾地离开人世。
刘备虽然有识人之明,但是他却优柔寡断,过度重人情,最擅长与人打感情牌。乱世之中,太注重感情的人,基本无法统治天下,甚至还会误人误己。
关羽死后、荆州丢失,因为重感情,他不听诸葛亮的计谋,一意孤行要为兄弟关羽报仇,结果遭遇了夷陵之败,蜀汉十几年积累的力量消耗殆尽。
在刘备将死之际,他还不断在给诸葛亮打感情牌,让他为蜀汉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白帝城托孤很感人,但透过现象看本质,却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不信任。
主子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,这样的主子伤透人心,此乃第三大遗憾。当然,诸葛亮跟刘备的最大要点并不在这里,而在于司马徽的一句话“虽得其人,但不得其时”。
刘备手中曾拥有“卧龙凤雏”两位谋臣,严格来说,庞统才是最出色的军事谋臣。当年,刘备能够顺利入住巴蜀,占据西川、益州等地,离不开庞统的出谋划策。
从某个角度上来看,诸葛亮更像是当年的萧何与张良的结合体,军事实力多少有些不足。如果诸葛亮在选择主公的时候,能够在曹操、孙权双方选择一个,或许能够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。
他的能力当一个治国的丞相,要比做一个开拓疆土的将领强得多。正如那句话,一个英雄不是十全十美的,诸葛亮的人生有荣耀,也必定伴随着遗憾。
然而,话又说了回来,虽然诸葛亮的人生有不足之处,但他依旧是三国时期最强的谋士,他的赤胆忠心与韬略满腹仍然为后人称道。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